棒(棍种)
同属棍种。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
解释辨析棒 bàng形声。字从木从奉,奉亦声。“奉”意为“植物生长到(接近)高度极限”。“木”与“奉”联合起来表示“小树生长高度接近到顶”。本义:用成材的小树树干做成的棍杖。辨析:“棍”与“棒”:前者强调长度和直径一致,是一批“制式”木棒,多取材于大树枝杈。后者取材于小树主干,本义不强调长度和直径一致,而是以结实和体形粗大见长,是一种特形的棍杖。在甲骨文里,赞美女子称好;赞美男子称棒。现代演变,赞美别人,统称好棒。棍子丈二棒其长度为一丈二尺,粗可盈把。棍术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攻防意识强。主要用法有:出、归、起、落、吞、吐、沉、浮等。要求势势相连,一气呵成。狼牙棒长约六尺,粗可盈把,以白蜡杆或带有韧性之木制成。盛行于元宋时代。长五尺,尖长一寸二分。棒头的两端各长一尺五寸,上端植有小刺48个,下端植有小刺50个,小刺长五分,状如狼牙。杵棒具有刺、枪、劈、戳、撩、锯、扫等用法。长约六尺。棒头为蛋形圆木,上植许多铁钉,形如狼牙,故名。狼牙棒重而笨,一般为马上骑战所用。盛行于宋代军旅中。铁链棒又称"梢子棒""二节棍"。由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连接而成。长棍约四尺,短棍一尺五寸。长短棍每段各有一铁箍,箍上带环。二棍以尺长铁链相连。用时双手握住长棍带住短棍。铁链棒动作灵活,可长可短。主要用法有劈、扫、挂、甩等。金箍棒也属棍的一种。棍长八尺左右,棍梢和棍根处均套有尺余长的铁箍或铜箍。金箍棒的主要击法有劈、崩、抡、把、扫、缠、绕、绞、点、拨、云、拦、挑、撩、挂、戳等。(另外,在《西游记》神话中的孙悟空所使之"金箍棒",主要用于降妖除怪,此乃神话不作为据)。详细释义棒1 [bànɡ ㄅㄤˋ][《广韵》步项切,上讲,并。]1.棍,杖。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汉 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魏书·尒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宋孔平仲《续世说·方正》:“ 魏 高道穆 为御史中尉,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 阿Q 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2.用棍棒击打。《北齐书·琅玡王俨传》:“ 魏氏 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车,去牛,顿轭於地,以待中丞过,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道穆 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3.方言。好,恰当。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问的棒!再这么问!” 玛拉沁夫 《鹿的故事》:“ 白禄山 骑着一匹黄膘马,虽说个头不高,但是耐力、速度都很棒。”4.方言。强;高超。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 常飞 活灵活现地说:‘ 老祁 是很棒啊!站在桥头,挽起袖子,指挥工人工作喊得好凶啊!’”浩然《艳阳天》第九二章:“脱谷机那玩艺可棒啦!一个就顶百八十人。”5.方言。健壮。田汉《乱钟》:“ 小胡 的数学不行,可是身体真棒。”丁玲《杜晚春》:“上山伐木,野外刈草,取石开渠,这些都是只有被挑选出来的年轻棒小伙子,才能争得的鏖战权力。”6.方言。坚硬;不柔软。参见“棒硬”。7.玉米穗。王老九《王保京》诗:“他爸听说是县长,吓得心跳脸皮黄:‘莫非为玉米没结棒,来找麻烦把脸伤。’”8.量词。表示借助“棒”来实现的动作或事情所经过的段落。《水浒传》第九九回:“只听得一棒锣声向处,林子背後山坡脚边撞出一彪军来。”如:在接力赛中,我跑第一棒。【棒子】1.棍子。朋斯克《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用什么抵挡这个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然大物呢?”2.方言。玉米。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 张志民 《死不着》诗:“二亩租地的棒子没见黄,劈回家来锅底上炕。”3.方言。瓶子。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八:“ 郭全海 听了这话,又打听 杜 家大小子好喝烧酒。他上合作社,从酒篓里舀出两棒子酒,又买了一斤豆腐。”4.旧时妇女发饰的一种。《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可断断在屋里圈不住了,忙忙的匀了匀粉面,刡了刡油头,又多带了几枝簪子棒子,另换了几件衫儿袄儿,从新出来。”【棒子手】方言。强盗。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我早料到,胡子非败不可,扎古丁的棒子手,还能打过咱们 萧队长 ?”【棒子骨头】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杨朔《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芸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棒子糊涂】玉米面粥。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王寿山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棒子面】玉米面。老舍 《骆驼祥子》四:“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姑母做饭, 道静 烧火,吃了一顿棒了面饼子、小米粥之后,姑母才告诉 道静 说:‘我给你找了个老财家里去教学。’”杨朔《海市》:“当时船主常到大连去装棒子面,来往做生意。”【棒打鸳鸯】喻用强硬手段拆散别人夫妻、情人等。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棒老二】方言。土匪。茅盾《虹》一:“棒老二竟连外国船都要开枪哟!”巴金《秋》四三:“外面还有谣言,说温江的棒老二说过,本年新租他们收八成,佃客收两成,主人家就只有完粮税,一个钱都收不到。”【棒冰】方言。冰棍。参见“ 冰棍 ”。【棒杖】棍棒。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於是白刃抽而忘思难之虑,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後。”【棒法】用棒的套路招式。武术的一种。《金石萃编》卷四一引 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今少林寺僧以棒法擅天下,在 隋 之世已能助秦王抗王世充。”【棒毒】用棒毒打。宋曾慥《高斋漫录》:“长官发恶,杂职棒毒,无足怪也。”【棒香】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棒客】帮会组织之一。亦指土匪、强盗。粟戡时《保路运动》:“ 四川 准备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为基础,人数众多,遍布全 川。”巴金《家》三三:“现在水灾、兵灾、棒客、粮税样样多。” 巴金 《秋》四三:“这几个月到处都在打仗,棒客没人管,又凶起来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六:“爹爹今天遭了棒客的抢,连云片糕都遭抢走了。”【棒杀】用棍棒打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迁顿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有犯禁者,不避豪彊,皆棒杀之。”【棒球】1.球类运动之一,规则和用具都像垒球而稍有不同。场地比垒球的大。2.棒球运动使用的球,较垒球小而硬。【棒棒鸡】著名 川 菜。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由于鸡肉被棒敲松了,调味易于渗入,酸甜香辣,甚为可口。【棒棰】1.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说声未了,早跑出四五个鸦头,手里都拿着门闩棒棰,打将出来。”2.方言。指人参。《东北人民抗日歌谣·早把鬼子打回东洋去》:“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 大群 《小矿工》:“我听说他在二十岁那年,一怒把蒙奸住的蒙古包,给纵火烧掉了,跑到山里挖‘棒棰’,后来就参加了抗 日。”【棒硬】坚硬。张天民《创业》第三章:“ 秦发愤 跪在冰凉棒硬的钢板上,用一团棉纱使劲地擦着机器和地板。”【棒喝】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德山宣鉴 与 黄檗希运;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 德山 棒、 临济 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揔不亲。”《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清李渔《比目鱼·骇聚》:“这几句话竟是当头的棒喝,破梦的钟声。” 郭沫若 《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棒喝主义】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 罗马 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 陈同生 《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朱辉日 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棒喝党】即法西斯党。参见“棒喝主义 ”。【棒槌】1.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 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2.方言。指人参。《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棒实】健壮。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这家伙,倒真够棒实哪!--看那胸脯和肩膀,倒像一匹大洋马!”李准《李双双小传》四:“可是咱现在都是大锅大笼,还得要个棒实点的人哪!”【棒疮】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长老令人山後搭一草舍,教 可常 将息棒疮好了,着他自回乡去。”《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後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红楼梦》第三四回:“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棒头】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2.棍子,棍棒。【棒头出孝子】谓对子女要实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你待要闺中养艳姝,姐姐也,我则理会得棒头出孝子。”《续传灯录·径山了明禅师》:“人言棒头出孝子,我道怜儿不觉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筯头出忤逆’。”【棒糖】粘在小棍上的一种糖果。柯岩《娃娃店》:“一手抱个大皮球,一手拿着根棒糖,一路吃着,一路笑着,蹦蹦跳跳从侧幕跑上。”胡万春《骨肉》:“到街上买了根棒糖,到 高老板 家去。”汉字演变详细解释1(1)(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2)同本义 [stick;club]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北齐·魏收《魏书·尔朱荣传》(3)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4)[棒球或板球等运动中用的] 击球物 [bat]。如:垒球棒棒2bàng(1)用棍棒打 [beat with a stick]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2)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3(1)[方]∶好,[水平]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good;excellent]。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2)[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strong]。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3)[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hard]。如:棒硬(坚硬)。词语链接棒球bàngqiú(1)[baseball](2)又称棍球、野球。一种由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九人的球类运动,比赛需用球、棒、手套(3)棒球运动用的球棒子bàngzi(1)[club,stick]∶短粗的棍棒(2)[maize] [方]∶玉米的俗称;也有与“玉米”连称的,如玉米棒子棒子面bàngzimiàn[cornmeal;corn flour] [方]∶玉米面基本信息棒bàng ㄅㄤˋ(1)棍子:木~。~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槌。~冰。~球。~喝(hè)。(2)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身体~。郑码:FCBI,U:68D2,GBK:B0F4笔画数:12,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134112英文解释stick;club;goog;fine; 向下展开更多
特色专题
更多
国学经典
国学典籍大全
国学答题
国学知识竞答
诸子百家
中国智慧源头
四大名著
中国文学巅峰
精品测试
汉程倾情打造
心理测试
心理问题自测
56个民族
全民族一家亲
传统节日
五千年的传承
24节气
人类智慧结晶
历史朝代
古今朝代演变
婚恋情感
完美八字合婚
住宅布局
详解家运布局
中国戏曲
地方戏曲汇聚
中国书法
名家名作欣赏
中华武术
武术实战教程
传统乐器
古典音乐传承
吉祥礼品
2024吉祥礼品
大门风水
七星九运门垫
精彩阅读
更多 >
一学就会的散打快摔实战技法:巧破锁喉和抱腰以我脚后撩敌小腿或裆部。勾击的位置最好是对方的脚踝。过肩摔,一是抱臂要紧,二是顶靠确实,三是弯腰突然。
古武9式传统技击法!简单易学,价值千金的古武秘籍!坚守武术,逐渐变成了一种执着,一种理想!可是,你要知道,那些所谓的负面能量并不可怕。而是,他们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然后坚定信念,并为之努力拼搏着。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无关乎外人,
重新审视中国武术的“八打八不打”膝关节的稳定性由多条韧带维系,受到击打后可使韧带受伤,造成膝关节错位,形成运动障碍。此部位受到击打时,易产生剧痛,形成运动障碍。成年男性的咽喉前侧软骨隆起,称为“甲状软骨”。咽喉被
中国古代剑术与现代剑术的发展历程剑术古代称之为“剑道”。从武器上来看,这是一场短剑对长剑的搏斗。一些武术家生活得不到保证,群众武术活动处于自发自流状态,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武术基本停滞不前。行剑突出一个“行”字
少林拳|一枝梅拳(上)起势足立八字,身胸挺直,两臂下垂,五指并拢,附于大腿外侧,掌心向里,掌指向下,目视前方(图1)。两足不动,两掌由下向内向上屈肘合掌,掌心相对,高与乳平,目视前方(图2)。然后再向内
精彩推荐
热门栏目
更多 >
国学典籍
国学知识
诸子百家
四库全书
国学答题
国学语录
国学人物
古代历史
职业测试
性格测试
情感测试
智商测试
生辰测试
婚姻测试
号码测试
财运测试
汉语字典
康熙字典
诗词大全
传统文学
在线翻译
英汉词典
简繁转换
二十四史
民俗知识
56民族
24节气
传统节日
非遗名录
民间习俗
民间工艺
传统服饰
中国戏曲
古典音乐
传统乐器
传统舞蹈
中国书法
中国画
传统体育
传统游戏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