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店初具规模,丈夫周红波转向水果生意,美容店由吴英一人打理。2005年,吴英开始进军娱乐行业,3月,从别人手中接过喜来登俱乐部,一个月后,吴英又开了家千足堂理发休闲屋。
网络配图
吴英向媒体介绍说,她是以经营羊胎素、汽车租赁等起家的。对于吴英自曝的“第一桶金”,人们将信将疑,但吴英接踵而至的大笔投资和行为却让人目瞪口呆:2006年2月,吴英在湖北开设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3月在浙江又开设了一家担保公司,开始介入民间借贷。2016年4月,吴英开始打造她的商业帝国,本色集团在东阳横空出世。下半年,吴英以一亿注册资金先后创办了"本色集团"的八家公司,行业涉及酒店、商贸、建材、婚庆、广告、物流、网络等。仅当年8月14日一天,吴英就注册了三家公司。她用亿元现金买下东阳世纪贸易城三层700多间铺面;500万元捐助东阳的光彩事业(扶贫开发项目);一次购入高档汽车20多辆;部门经理年薪50万-100万元、保安月薪2100元;两个月内在东阳开出12家大型实业;她开出的洗车店和洗衣店都是免费的。
一年前,吴英在认识她的人眼里,还只是县城某服务场所的小老板,何以过了一年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吴英靠什么手段能够在市场上挥洒自如?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身价几亿的资产,她旗下的本色集团一出手就可以把东阳的一条街买下来。当年轻的吴英出现在媒体面前的时候,见多识广的老记要把自己的眼睛揉上好几遍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外界一度传闻其资产高达三十八亿元,并由此一跃成为2006年"胡润百富榜"第68位、"女富豪榜"第6位。本色集团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免费”的运营模式:免费洗车、免费洗衣服等,随后,吴英作为成功企业家连续捐款共计630万元后,引起各家媒体的注意。吴英在2006年投资了多套房产,仅几个月的时间,即投入近1.6个亿,吴英所购房产,大部分为沿街商铺,这些房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值。
传奇神话破灭
2006年10月各大媒体报纸开始了吴英的报道,“亿万富豪”“传奇神话”等等形容词将吴英以传奇形象展示给众人。吴英在媒体上的最初亮相是在2006年8月初,是为磐安贫困大学生送了50万元学费,但影响不大。两个月之后,上海一家媒体以三个版的篇幅报道“东阳女演绎暴富神话”。随后,另一家媒体也以两个整版加头版导读的方式,推出长篇报道《亿万财富是怎样炼成的》。
舆论普遍怀疑吴英和本色集团得到了银行等的支持,或者吴英有自己秘密的聚财手段。但媒体调查发现,吴英虽然确实向银行贷款,但数额并不算很大,而且没有发生还不出贷款的纪录。那么吴英的本色巨款,都是怎么借来的呢?在接受大媒体采访时,吴英称本色集团资金来源为美容业、炒房与期货。然而实际上本色集团的资金除1550万元是银行短期贷款外,基本上全部为民间高利贷。
据了解,把钱借给吴英的有不少人都是义乌和东阳的中产阶层,有的还是公职人士或律师。吴英最开始在宁波做美容生意时认识了诸多朋友,吴英承诺高息和分红等形式集资1400余万元。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原义乌市文化局文化稽查中队长林卫平,此人原本是义乌市文化局的干部,后辞职下海经商,在2005年底至2007年1月,他扮演了一个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角色,先后非法吸收存款达8.6亿元,其中的4.7亿多元提供给了吴英的本色集团。从06年3月到07年1月,吴英仅从林卫平处就借到了4.7亿元。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用高额利息先后从林卫平、杨卫陵、杨卫江等11人处集资7.7亿元。吴英在2006年7月23日写给林卫平的两张借条,其中一张借条的金额竟达到了1.4亿多元。林卫平的借贷目标首先锁定在亲友同事之间,此类借款总额高达近7000万元,而吴英看中的也正是林卫平周围有一群从事资金生意的朋友。从2006年2月开始,这些人陆续向林卫平提供了总额高达6.2亿多元的资金。
正是媒体的炒作迷惑了不少放贷者的双眼,他们中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本色”的实力,看到媒体爆炒之后,他们才敢将大量资金借给吴英。
2007年2月10日晚上,东阳市人民政府的一张公告,终结了26岁女富豪吴英的传奇神话,这份政府公告声称,本色控股集团及法定代表人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由东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按当时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来说,本色集团以非法集资的方式,迅速聚敛了大量资金。直接形成了对我国金融市场管理法规的挑战,政府出面干预,法律采取严惩手段,自然在意料之中。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他们总共牵涉的非法集资10亿多元。
这时的林卫平感到大势已去,决定投案自首。12月底,吴英被债权人软禁要求还债。2007年2月7日22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正在北京筹措资金的吴英被东阳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0日下午,本色集团被查封。仅仅10个月,“吴英神话”从辉煌走向破灭
死里逃生仍在抗辩
对于吴英其人,其在2006年独特的超前思维放在现在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只是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是综合坊间搜集到的消息,可以肯定的是,吴英的本色集团商业帝国的倒塌原因肯定不会只是简单地资金链断裂,在这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真相。据知情人士透露,吴英触及了一些高层领峰人士的利益线和权力线,这也是直接导致她入狱的直接原因。法庭上,吴英说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有异议,借钱是为了公司经营。当起诉书宣读完毕时,吴英便开始“翻供”。对于检察机关出示的她在侦查机关和公诉阶段所作的供述,吴英干脆都以“诱供”推脱,并反复强调自己都是正常经营,如果不被抓,本色集团肯定有利润还掉这些借款。
法庭上,控辩双方的辩论焦点,始终围绕吴英借钱是集资诈骗还是企业经营的正常借款展开。吴英代理人辩称,吴英并没有犯罪。但是,从吴英被抓捕的第一天起,舆论对她就出现了一边倒的同情和支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在我国是一项很重的罪名,只要达到一定数额,就可判处死刑这一最高刑罚。在吴英之前,浙江已经有一位外号“小姑娘”的农村女性因这一罪名而被判了死刑并伏法。但事实证明,这种严厉的刑罚并没有挡住民间自发的金融往来。
我国的金融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金融法律的框架也是为保护国有银行的利益而设计的。但是,随着民间经济的日益活跃,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而国有银行很少会顾及到民间经济的这种需求,这就迫使一些民营企业只能自己到市场上寻找“口粮”,过低的利率也在驱使百姓将钱转投民间出现的集资活动。民间自发的集资活动干扰了国有银行的储蓄集资,因此受到严厉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调亮相的吴英和本色集团无疑站到了枪口之下。
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高息为诱饵,从林卫平、徐玉兰等人处非法集资,所得款项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涉嫌集资诈骗,共计11笔具体诈骗事项,总计近3.9亿元。2009年12月,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吴英,罪名从原来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换成了集资诈骗罪,一审法院判处吴英死刑,并处没收吴英个人全部财产。
但是,这一次对吴英的判决却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弹。如果说在吴英高调亮相的时候,媒体对她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话,当她因此而要承受生命的代价时,舆论已经完全转向于她,特别是法院判定吴英的借贷属于集资诈骗,更是充满了争议。毕竟改革开放已有多年,对于民间自发的金融往来再像以往那样一棒子打杀,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站不住脚,多位著名的企业家和法律工作者也在不同场合发声质疑这一判决,并向最高院发出“枪下留人”的呼吁。
终于,司法向舆论释放了善意,最高院作出复核,案件发回重审,吴英的死刑改判为死缓,其后又改判为无期徒刑。2018年3月23日,浙江省高院将罪犯吴英的刑罚减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十年。
狱中起诉政府
据吴英的父亲吴永正说,本色集团的借贷,都是在熟人之间进行,借贷人清楚吴英的资金运作状况,而当时本色集团的资产,完全足够偿还债务。如果吴永正的这些说法可靠的话,当时对吴英和本色集团采取的行动或者“操之过急”。
吴英的父亲吴永正
更为重要的是,吴英案还留下了各种复杂的迷团。吴英在服刑后起诉东阳市政府,要求归还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但却迟迟未得到回应,法院也拒不立案。这起案件过去差不多已有十年,当时查封扣押的各类物资如今在哪,能否能物归原主,都充满疑问。东阳市人民政府2007年2月10日发布《东阳市关于本色集团有关事宜的公告》,责成相关部门组成清产核资组,负责本色集团及相关公司的资产清算、财务审计、债权债务登记等工作,但至今未能将本色集团账务予以归还,造成单位和个人拖欠本色集团的债务无法主张权利;本色集团欠他人债务不断讨要的后果,明显属于东阳政府对特定事项、特定人做出的行政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东阳市公安局2007年6月1日侦查终结,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法院2012年5月21日判决结案,吴英开始到浙江省女子监狱服刑,结束了司法审判程序,除执行或者减刑之外,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未经另案侦查等程序,均不能再随意介入吴英、本色集团案件。经代理人与东阳市公安局领导多次见面协商后,时任东阳市公安局局长陈锋同意纠正此案,认为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查封扣押财产未随卷移送行为违法,电话请示政府领导后,2013年3月11日书面答复代理人,明确告知了东阳市人民政府有错不纠的行政行为,本色集团合法权利继续遭受侵害。
吴英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委托代理人写行政诉状,以东阳市人民政府为被告,东阳市公安局为第三人,2013年5月9日开始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收到吴英、本色集团行政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后,不顾东阳市公安局扣押公司印章的违法行为,并以行政诉状未加盖本色集团印章为借口,既不做出立案受理决定,也不做出不予受理裁定。
据东阳市政府官方早前通报,吴英案涉及的债务约为5.6亿元。案发时,东阳市公安机关查封的吴英案资产包括用集资诈骗款购买的东阳等地的109处房产、70多件珠宝以及汽车、库存的建材等,2008年的评估价约1.7亿元(珠宝除外);另外,还有涉案资金1800余万元存在专案账户,是前期拍卖车辆所得及追回的赃款。这还只是由政府单方面进行的评估。
吴英代理人蔺文财认为,吴英案胜诉的机会并不小。因为吴英在案发前,曾将本色控股10%的股份转给妹妹吴玲。同时,吴英的本色控股曾以融资模式买下了东阳一条街道,现已价值数十亿。
吴英还购买了36781平方米住宅和商铺,另有法院认定价值1.27亿余元的翡翠珠宝,本色集团还持有当地一家公园资产的51%股份。这些资产因为涉及其它单位,尚未被司法划转,属案外资产,一旦结算,吴英会增加10多亿资产,或许不像原判决中欠债7个多亿。围绕着吴英一案,还曾经出现了种种怪事。比如,当法院判处吴英死刑而舆论呼吁枪下留人时,当地却出现了多位官员联名写信要求处死吴英的事情。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对2018年1月26日,最高法院派员前往浙江省高院,听取吴英代理人的意见,参与吴英起诉东阳市政府的立案听证会抱有期待。
借贷与诈骗之争
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讼的若干意见》颁布施行,其中第一条就要求对于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一律登记立案,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同时第四条还要求坚决清理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土政策”。
吴英在当年东阳的投资以及经营举措有种种不足或问题,她的基本权利却应该保护。实事求是地说,在吴英入狱以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所取得的进步,对吴英一案是有推动作用的,当时吴英被控的一些罪名,在今天已经合法化或者说脱罪化了。对于吴英案,最大的争议在于判定是“民间借贷”还是“集资诈骗”。在宣判中,连法院内部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就更别提民间学者、媒体们的争论了。最近几年,吴英一案的影响渐渐淡去,但是民间金融已经取得合法的地位,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利率也已实现市场化。甚至,民营资本可以组建自负盈亏的民间银行。
改革开放的脚步之快,已经超越了十年前吴英案发时的诸多理念之争。而今天回过头来看这起当时轰动全国的案子,虽然司法部门按照当时的法律办事不能算错,但其中留下的遗憾仍然值得反思。
此次由最高院主持再审申请的听证,使似乎已经尘埃落定的吴英案再度强烈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由于在此之前,最高院于去年年底作出决定,将依法再审顾雏军案等三起重大的涉产权案件,因此,最高院派员亲赴浙江了解情况的行动,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同样是涉及产权的吴英案,是否能像最高院明确的那三桩涉产权案一样进入重审程序呢?进而言之,吴英是否有机会通过再审洗清罪名,走出牢狱呢?
目前来看,吴英要服完漫长的刑期,走出监狱时也已年过花甲。那时候,相信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将更为发展,而届时当吴英颤颤微微地走出监狱仰望蓝天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如何面对这位一身创伤的企业家?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论留言